闲说“历年真题”那点事儿—历年真题真有那么重要?


考生与家长总是最关心这个历年真题的事儿,毕竟近年来教师招聘考试越来越难,范围也越来越广,教育局方面既不会提供考试大纲,也不会提供历年真题给大家参考。出题的范围、出题的标准、题型、难度系数、占比……一概保密。备考时,考生必然面对知识点的汪洋大海,深感无从下手。

这几年来,在苏州的各县市招聘公告上往往就这么一行字儿:

重点考察专业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这不就等于没说嘛?

专业理论至少包括了教育综合和时政常识两大块,至少6-8本书;

专业知识根据不同学段学科,区别很大,但无一例外都是考察长达几年跨度的学科内容。

专业技能分两类:一类学科如音体美幼四科需加考技能部分;一类则是堂课试讲;

现在考教师真挺难的,倒不是知识点本身的难,而是知识点分散的难。

要想在短时间内掌握浩如烟渺的知识实属不易。

所以,参考历年真题就显得相当重要,至少你可以参阅到出题的题型,由此在复习过程中考察到对某个知识点复习的必要性和深度要求。

真题于是就非常重要了。

那么,真题真的有那么重要么?

小易君认为真题确实挺重要,但又没有那么重要。

首先,我们团队顾老师曾多次担任过苏州三个区县地区的主考官,隔天通知到场后即上缴手机,所有命题成员,统一拉到某个非常安静的酒店里,大家各自独立出题。

什么叫独立出题?

独立出题的意思是,并没有出题的规范要求,只告诉命题人一个大致的比例和范围,参考题型,并不提供重点纲要。

给定的时间却是有限的,要在指定的时间点上交到审核老师那里,通过审核教师核定卷面分值、题型题干选项等细节全部通过后,才可在限制范围内活动。通常在次日开考后半小时内出题人是无法离开指定休息酒店的。

在这种情况下,命题人根本没可能全面的评估课程大纲与课程标准来细细出每一道题,坦率地说,可能很多情况下这些题目都是基于出题人本身历年的积累(命题人需自带电脑、可携带移动硬盘或U盘),当然也不排除在网络环境下百度下载并进行修订的题目。

不管怎样每次出题时间都被限得死死的,想细细推敲一下题目,再多几题原创,都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因此,那些积累在硬盘角落里的电子试题集有多么重要呀?

此外,为避免不必要的人员知情而影响公平性,各地教育局在每年抽调命题人时都会刻意进行轮换,甚至会避免本地考官出题,命题团队委托给邻区县的教育部门人事组织。这样的情况在多地多次发生,并逐步成为了一种更公平、更公正,也是行政规避风险的趋势。

那么,基于人员抽调、出题随机的情况,你还认为真题有那么绝对重要么?

也许能参考到一种题型和分值占比就相当不错了,所以,真正的复习过程,不要太过迷信真题,且不说真题到底有没有价值,就算有些价值,你怎么就能保证你拿到的题目是真正的“真题”呢?

小易君曾拿到过一份网传“太仓XX学科2018-2020”三年的真题值,题量丰富,每卷多达45题左右,看上去像极了一份正式考试的试题,越是这样东西,其实我们越是要怀疑,谁能保证这就是真题呢?——总之不能排除机构丰富的补全能力或有些无聊的人改名抢眼球的能力。

我们易考编作为专注苏州地区考试的专业机构,我们并没有内部渠道取得试卷,也没有做过添油加醋去修饰过真题?有多少考生回忆出多少题就放多少题,没有的,就直接告诉大家没有这类真题。大家想一下,如果是你去考试,你会记得教育综合考的一些题目,毕竟只有20-30分,就那几题,但你能记得另外70-80分的学科类题目么?如果不是一个团队大家一起回忆,真不是一个人的脑力所能及的。

啰嗦了许多话,其实想告诉大家一个简单的真相:真题只有简单借鉴价值,参考一下题型和占比,这两项每年都会相对稳定,其他都是看命题人的喜好,尤其是一些大科:如语数英,必定是跟着当下形势走的,中考、高考的动态对出题影响很大;其次,关于一些学科知识只可能考大学教育阶段的知识体系,那么,不妨静下来把知识体系全面梳理几遍,这并不是大海捞针,相反却是“撒大网”才能捕足够多的鱼。